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十七章 裴行俭的支持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sp;&esp;“太后她没机会抗争了!”陈易语气淡淡地说道:“太后已经被禁于仙居殿内,武敏之也被禁在那儿,他们的那些亲信人物也已经被控制起来,只要在太后那里讨了份诏,放弃继续执掌朝事,将朝事委于我们这几位顾命大臣,那什么事儿都不会有,大唐的秩序将继续保持!”

&esp;&esp;“但太后她肯定不会答应的,只要她不答应,你的想法就不能实现!”裴行俭觉得一定是陈易逼迫武则天答应了什么,但武则天肯定不会就此罢休,会找机会反击的!

&esp;&esp;陈易摇摇头,解释道:“守约兄,太后她自己觉得累了,不想插手朝事,她最终是自己这样说的,既然她这样说了。想这样做了,谁又能强求她呢?是不是?”

&esp;&esp;陈易如此轻松的样子让裴行俭愕然,他不可置信地看着陈易,连要说什么话也一下子想不出来。

&esp;&esp;裴行俭的反应并没出乎陈易的意外,他笑笑道:“守约兄,以后大唐的事务将主要交由政事堂诸宰相负责,你是百官之首,主持政事堂事务,你难道不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吗?”

&esp;&esp;裴行俭愕然于陈易这样问询,想了下后自嘲般地摇摇头道:“子应。某老了,一身伤病,早就想退出朝堂颐养天年,好好过几年舒坦的日子,只是朝事纷杂。一直让某犹豫着……你说的是有道理,要是太后真的放弃继续执掌朝政大权。那大唐的秩序会继续保持现在这样的!某当然不希望大唐的秩序出现混乱。只是某已经没有以往那般雄心壮志,也不想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!不过……”

&esp;&esp;裴行俭似乎想到了什么,在一声“不过”后,停下了话,闪着精光的眼睛注视着陈易。

&esp;&esp;“不过什么?”陈易忍不住问询道。

&esp;&esp;“子应,某完全明白你的心思了。你放心,只在某在朝的日子,一定会支持你的所作所为的!”

&esp;&esp;“啊?!”陈易微微地惊叹了声,怎么都想不明白。裴行俭为何在刹那间态度来个这么巨大的转变,从一会前的犹豫,到条件的支持,这位老兄究竟想到了什么。

&esp;&esp;裴行俭似乎一点都不奇怪陈易的惊异,但也没解释,只是微微笑笑,道:“子应,某知道你在做今日事之前,已经有过周密的布置了,你也没必要瞒我,你就与某详细说说,你对今日之事的善后处置方案吧!或许我可以给你一些意见也不一定!”

&esp;&esp;“当然,今日我急找守约兄进宫商议事儿,就是想和你好好说说这件事的善后安排!”陈易说着,也没任何隐瞒,将他的所有打算都详详细细地说给了裴行俭听,包括如何处置武则天和贺兰敏之,还有一些官员的升贬。

&esp;&esp;裴行俭认真地听着,但在听陈易的讲述过程中,始终未发表任何观点,直到陈易滔滔不绝地将所有事项安排都讲完后,他才说自己的意见。

&esp;&esp;“子应,你的安排挺周密,说实话,远出某的意外,想必你早就在谋划这样的事了!那也说说某对你所提之计的想法吧!”

&esp;&esp;“请守约兄指教!”

&esp;&esp;“某觉得不如这样……”

&esp;&esp;------------

&esp;&esp;与裴行俭一番密谈后,陈易也终于放下心了。

&esp;&esp;他的计划就是在逼迫武则天交权后,暂时以政事堂诸宰相代为处理国事,也就是差不多类似内阁制的形式,在皇帝未能亲政之前,政事堂诸宰相联合决定朝政大事,尚书令将成为这个“初始”内阁的“首相”,综合各宰相的意见后,做出最终的决定。

&esp;&esp;陈易原本准备让裴行俭来当这个尚书令的职,但裴行俭却推拒,表示这件事后,待朝堂上秩序稳定下来后,他就将致仕,休养去了,不再来理会国事。

&esp;&esp;他要陈易负起主持明事的责,直到皇帝可以亲政为止。

&esp;&esp;裴行俭所提,当然是陈易的最终追求。他既然这样做了,与武则天和贺兰敏之摊牌,那肯定就是想将朝政大权揽入自己的怀里,直到李重润长大!

&esp;&esp;陈易知道自己当不了皇帝,他是外姓人,即使是陈室皇族的后人也没资格去当,就和武则天一样,要是起这个念头,许多追随他的人都会叛他离去。能当皇帝的,只有他那个姓“李”的儿子李重润,他现在及其后几年,十几年要做的,就是为自己的儿子做嫁衣,给他打造一个盛世大唐,一个良好的朝廷秩序,能让李重润稳稳当当地继承皇位。能做到这样,他就满足了!

&esp;&esp;裴行俭从他开始说时候的犹豫,到一会后的全力支持,陈易虽然没弄明白究竟是什么因素让裴行俭在刹那间改变主意,但这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